学术活动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新普京澳门娱乐场网站站app论坛 2025年第8期(总619期)】窄带隙二维材料与器件
浏览次数:
主讲人: 张凯 研究员(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地点: 物理大楼中212报告厅
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下午15:00-16:30
主持 联系人: 许福军 fjxu@pku.edu.cn
主讲人简介: 张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致力于二维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聚焦黑磷等窄带隙二维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红外、太赫兹激光与探测器件的应用突破。迄今在Nat. Mater.、Nat. Commun.、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18项;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40余次,多次担任会议组委、分会主席、大会副主席等。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引才计划并获择优支持;获评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纳米研究青年科学家奖(NR45Young Innovators Award)、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等。现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半导体科技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微纳专委会材料组组长、江苏省材料学会理事、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IOP Publishing中国区顾问编委,InfoMat、InfoScience青年顾问编委,JPhys Materials、Spring Nature集团旗下Advanced Materials and Devices 以及《功能材料与器件》等期刊编委。

Ⅲ-Ⅴ/Ⅱ-Ⅵ等窄带隙半导体材料及其超晶格的出现推动了红外、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在国防安全、生物医疗、环境、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伴随着器件小型化、低功耗、CMOS兼容集成的发展趋势以及宽光谱、室温工作等性能突破的需要,传统红外和太赫兹器件的技术瓶颈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器件的复杂结构、外延成本、与硅工艺的兼容性等局限。二维材料的兴起,尤其是窄带隙二维材料,因其原子层厚度、范德华集成、高载流子迁移率、可调带隙等优异的物理特性,为红外、太赫兹光电子器件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此,我们从新型窄带隙二维材料的生长、能带工程和电输运性质调节等方面着手,探究了以窄带隙半导体黑磷为代表的新型二维材料在红外和太赫兹光电器件(探测器、激光器等)中的应用。

Ref

[1] K. Zhang*, et al., Nature Commun. 16, 25 (2025)

[2] K. Zhang*, et al., Light-Sci. Appl. 13:81 (2024)

[3] K. Zhang*, et al., Nature Mater. 22, 717 (2023)

[4] K. Zhang*, et al., Adv. Mater. 35, 2209346 (2023)

[4] K. Zhang*, et al., ACS Nano 17, 8743 (2023)

[5] K. Zhang*, et al., IEEE Electron Device L. 44, 686 (2023)

[6] K. Zhang*, et al., ACS Nano 16, 12922 (2022)

[7] K. Zhang*, et al., Adv. Mater. 34, 2207796 (2022)

[9] K. Zhang*, et al., Nano Lett. 21, 10139 (2021)

[10] K. Zhang*, et al., Nature Commun. 11, 1330 (2020)